• 免費熱線:400-048-9990 / 0851-88528520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關于我們 > 專家團隊 >

首席科學顧問   童坦君院士
現任北京大學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細胞衰老的分子機理研究,建立了一套國際承認的評估細胞衰老的定量指標,發現并克隆了多個衰老相關新基因并進行了功能研究。是國際抗衰老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
童坦君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細胞重大生命活動的基礎與應用研究的子課題--"與衰老相關基因或基因群的克隆與功能研究"部分任務。為觀察不同因素對衰老的影響,他們建立了一套國際承認的評估細胞衰老的定量指標,用于衰老研究,不僅為研究項目檢測細胞衰老程度提供了依據,也用于檢驗藥物抗衰作用,為中藥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
童坦君建立了一套國際承認的評估細胞衰老的定量指標,可用于衰老理論研究和藥物抗衰效果評價。該項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肯定和評價,并因此于1998 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0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6年,童坦君以"細胞衰老的主導基因研究獲重要成果"為題獲高等學??茖W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主要論著
截至2015年12月,童坦君發表中文研究論文160余篇,綜述數十篇。除主編《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參編各類書籍30余部,倡立中華健康老年網外,他主編的《醫學老年學》是第一部系統引入分子生物學現代理念的中文老年醫學專著,曾獲衛生部科技著作獎。

生物醫學保健抗衰首席專家  譚俊教授
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密歇根大學&南佛羅里達大學博士后、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終身教授,美國神經病學協會與免疫學協會等12家專業協會主席及會員,曾獲中國海外杰出青年科學家,貴州省十百千萬引進人才、貴州醫科大學教授。
 
自2003年以來主持和參與美國國立醫學研究院(NIH)、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NIA)、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組織(NIMH)等科研課題32項,從美國國家衛生和健康研究院獲得以及其他同行評議的基金共計超過2000萬美元,并授予優異獎;在美國及國際權威雜志發表原創論文約170篇,系阿爾茲海默?。ˋD)防治研究領域的國際資深專家。

生物醫學臨床首席科學家  胡振波教授
醫學博士,教授,“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研究員。美國血液學學會會員(ASH),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會員(AACR),美國臨床癌癥協會會員(ASCO),德國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北美學者協會會員(AvH)。已有60多篇學術論文在國際和國內雜志上發表,合計影響因子310分,被SCI雜志引用1160多次。
 
胡振波博士多年來一直從事血液學和癌癥研究,在造血干細胞和癌癥干細胞分子生物學方面有較深造詣。其專長研究領域包括正常造血干細胞和癌癥干細胞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以及白血病干細胞耐藥機制與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的研究。近年來,在國外曾主持或合作數項國家級研究課題, 包括“造血干細胞的分子肖像”,“染色體5q31缺失和腫瘤抑制基因功能缺陷與MDS和AML發病的關系”,“樹突狀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抗白血病的研究”,“造血干細胞的體外擴增和向特定功能細胞的誘導”,“白血病干細胞對化療藥物敏感性調節機制”等。

生物醫學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   李陶博士
 
日本東京大學博士,深圳市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原日本巖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高級研究員。
 
日本東京大學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高級研究員兼AR Hoffman實驗室主任(2003-2008) 、深圳市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等。
擁有20多年動植物科學的研究經驗(遺傳學,表觀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腫瘤學和蛋白質化學等領域)。
發表了多篇涉及諸多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從事誘導多能干細胞及成體干細胞的基礎與臨床前有效性研究。

免疫醫學首席科學家 劉勇教授
美國阿肯色大學洛克菲勒腫瘤中心基因及免疫治療中心副主任、教授,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免疫治療中心(籌)副主任、教授,
美國執照腫瘤主治醫師,抗腫瘤免疫、生物及靶向藥物治療專家。
劉勇教授長期致力于研究以重組腺相關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為基礎的抗惡性腫瘤和病毒性疾病的主動性、靶向性細胞免疫治療以及與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為基礎的研究。在美研究期間,率先在國際上證明rAAV能夠有效感染人樹突狀細胞(DC),推翻了以往認為AAV不能感染或者感染效率極低的觀點。又證明rAAV感染的DC能夠有效誘導具有強大的靶向性殺傷惡性腫瘤細胞或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靶細胞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隨后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研究,獲得成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rAAV為基礎靶向性免疫治療技術(AAV-DC/CTL),并正式應用于臨床抗惡性腫瘤的靶向性細胞免疫治療,初步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為解決針對肝臟疾病的靶向性治療存在的難題,成功研制出定向感染受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和肝癌細胞的rAAV,正在申請相關國際專利。在斯坦福大學腫瘤中心,經過數年的臨床研究,于2010年證明了AAV-DC/CTL治療不僅能夠直接定向殺傷腫瘤細胞,而且可封閉腫瘤新生血管,發揮間接殺傷腫瘤細胞作用。此項研究成果被2010年美國腫瘤臨床學會(ASCO)評為2010年度上半年腫瘤生物治療領域的最重要的突破。
劉勇領導的研究團隊還證明了利用AAV-DC/CTL治療技術可打破腫瘤患者的耐藥性。此外,在數年內將AAV載體從第三代推進帶目前最新的第八代載體,所制備的rAAV病毒不僅滴度高,活性強,純度高,而且完全符合臨床治療需要。

抗衰老首席科學家  何琪楊教授
醫學博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研究近5年。中國老年學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抗衰老與老年癡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學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独夏赆t學與保健》雜志副主編。
研究方向為抗衰老機制與腫瘤藥理學。主持和參加過NIH、973、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研究,共發表論文90多篇(其中SCI研究論文30多篇),專利4項。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Genes Dev、 PNAS、EMBO J 、J Biol Chem等重要雜志上。

血液病臨床醫學首席顧問   王季石教授
 
醫學博士,博士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省核心專家,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貴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長,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助理兼血液科主任,貴州省醫學會副會長,貴州省血液學會主任委員,首屆貴州省百優醫師內科翹楚第一名,承擔國家自然基金7項及省級部級項目20余項,發表SCI文章50篇,總影響因子180分。
 
王教授以排名第一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項,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項,三等獎兩項,美國國際血液病學會(ASH)資深會員,中華醫學會全國委員,中國抗淋巴瘤聯盟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國家衛計委重點項目的終審專家,《中華血液學雜志》、《白血病·淋巴瘤雜志》、《臨床血液學雜志》等雜志編委,以及多種國際著名期刊特約審稿人。

健康管理首席顧問  曹煜教授
二級教授,國務院專家津貼獲得者,省管專家,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委保健辦健康管理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貴州省健康管理協會會長、貴州醫科大學大健康學院副院長、貴州省醫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貴州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榮獲貴州省貴陽市科技成果進步獎1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
 
曹教授長期從事健康管理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應用工作,擅長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通過系統檢測和評估可能發生疾病的危險因素,幫助人們在疾病形成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性干預,可以成功地阻斷、延緩、甚至逆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進程,實現維護健康的目的。同時曹教授還是皮膚病專業的權威專家,擅長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皮膚病,特別是痤瘡、皮膚真菌病及化妝品不良反應的治療。

干細胞醫學專家 張軍博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廣東省中醫院博士后,新加坡(國立)癌癥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變性疾病,具有20年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經驗。
從事干細胞和腫瘤免疫細胞基礎研究及臨床轉化與應用開發多年,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江蘇省科技廳、廣東省科技廳干細胞技術臨床轉化多項研究課題,目前主要從事脊髓損傷、缺血性卒中、難治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股骨頭壞死、共濟失調、自閉癥、乙肝后失代償期肝硬化、難治性銀屑病、急性心梗、難治性心衰、干燥綜合征等疾病的干細胞技術臨床研究和提供干細胞臨床應用技術服務支持;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10項。 

回到頂部
亚洲午夜精品